铁三冠军邢琳专访|妈妈儿子“集体入坑”,用行动诠释铁三魅力
在训练营授课时,她以十分精炼的文字讲述运动的技巧,开设了儿童体能课、青少年铁人三项夏令营,为中国铁人三项运动人才储备,奉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Q1:曾经作为专业的铁三运动员,分享一下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铁三运动?怎么爱上这项运动的?
而且刚开始练铁三的时候,我们实际上是比较抗拒的,因为现代五项的跑步是2公里,但那时铁三的赛制不像现在这么健全,只有一个51.5km的距离。这对于我们十四五岁的小朋友们来说,距离有些太长,之前我们也从来没有跑过10公里,练这么长的距离不容易接受,觉得很痛苦。
1994年,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铁三比赛,那时候刚刚15岁,比完后有种找不到家的感觉,再也不想比了 。慢慢练了很多年以后,才逐渐喜欢上了铁三这个项目,喜欢铁三这种挑战自己的感觉。
虽然每次比赛最痛苦最难受的时候,心里都想着:哎呀,回去再也不练了,回去挂车了。但每次比赛结束后就活过来了,这种念头就打消了,马上又开始准备下一次比赛。
Q2:从曾经的铁三运动员到现今的铁三教练,这一转变是否能说明你对这项运动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?是否希望通过你的帮助,让更多新人喜欢上这项运动?

从体制内走出来后,我更多是想做一些对推广铁三有益的事情,让更多的小朋友们知道铁三,喜欢铁三,参与铁三。我知道这个过程是漫长的,毕竟目前知道铁三的人还是有限,但我觉得通过铁三赛事的举办、退役运动员参与的活动等方面,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铁三。

Q3:从你的教练经历能看出,有很多青少年学员,教他们练铁三和教成人方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?是更希望他们从小拥有专业的技术?还是更希望培养他们对铁三运动的热爱?
A:在教学和铁三训练的理念上,我个人可能相对比较保守一点,成人和小朋友都是一样的,我不太赞成“不要怂,就是干”的参赛理念。
实际上训练是有科学性的,而且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不能凭借一时的激情去做一些不理智的训练,这样对身体的伤害短期上看不到,但未来还是会有一定影响。所以我不希望更多的人是尝试这种不科学的训练,承受本可以避免的运动伤害。
铁人行动训练营的小队员
不论是成人还是小朋友的训练,我认为都需要把技术和基础打好、打牢,这样才会健康或是无伤的运动一辈子,这才是最重要的,不要没有任何原则、一味地追求成绩。
对小朋友们来说,我建议要培养他们对铁三的热情,如果小朋友们去做一件事儿,他不喜欢的话很难坚持到最后,尤其是他在十岁以下的时候,所以让他们体会到铁三的乐趣很关键。
Q4:你的儿子马赫今年9岁,也参加了本次中国小铁人系列赛·北京站,他练习铁三有多长时间了?是因为你更希望他从事这项运动?还是他受到你的影响也开始热爱这项运动?
A:他从7岁开始练习游泳,每周进行两三次游泳训练。8岁开始接触铁三,一周训练一次。马赫喜欢铁三,一方面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原因,那时候我和他爸爸都在队里训练,所以他会经常看见我们带队员进行训练。他自己也会说:“以后我妈妈要带我去参加铁三比赛。”
小铁人马赫
另一方面,游泳是我一直坚持让他练的,因为爱运动的男孩子很阳光,所以我希望他有一个和体育相关的特长,而且游泳无论是对他的身体还是对他的未来都有促进作用。
Q5:这次中国小铁人系列赛·北京站比赛有青少年个人项目,也有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参赛的项目。可以为我们分享一下你和孩子一起训练和比赛的感受和经历吗?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经历或场景?


邢琳和铁人行动训练营的小铁人
Q6:在青少年铁三训练方面,你有哪些可以为我们本次参赛、以及更多希望涉猎铁三项目的小朋友分享的训练经验?尤其是对于小白选手,他们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,从哪里着手开始训练会更有帮助?
A:在青少年训练方面,我建议准备或已经参加铁三训练的小朋友,要先注重游泳训练,因为游泳项目的特点是能从青少年开始会更好,而自行车和跑步需要多注意技术训练,在建立正确的技术模式的同时再增加综合的身体素质训练,这样的话就会为科学训练、运动生涯的长度和高度打下很好的基础。